智能换热机组特点
1、采用工控计算或智能化温度调节器使供水温度智能控制,即供水温度按程序设定可随室外环境温度,标准间温度和时间变化,供热质量高、节能。
2、工控计算机显示、储存打印各种运行参数,包括:热媒流量、热媒温度、热媒压力、供热量、室外温度、标准间温度、供水温度、凝结水温度、供水压力等。
3、汽水换热时,设凝结水换热段及凝结水温度控制,充分利用凝结水热量。
4、系统补水采用变频控制、自动补水、稳压。
5、采用的板式换热器,机组体积小,占地面积小。
6、循环水泵可变频,变量运行。
7、标准模块化设计,可根据用户情况,灵活选择控制内容,钢制管壳式换热器型号,减少投资。
8、运行参数集中数显,方便可靠。
9、板式换热机组结构紧凑,选用能效比高、体积小的板式换热器,立式管壳式换热器型号,水泵采用进口或国产立式水泵等,不锈钢管壳式换热器型号,结构紧凑,所需安装空间小。
10、使操作简单,安装维护方便。换热机组的控制换热调节采用进口或国产名优品牌的控制元件和系统,工作可靠,性能优良,自动化程度高。只需简单培训,即可掌握换热机组的操作。
11、板式换热机组为系列产品,品种多样,型号齐全,用户可根据需求进行选择。
依照初始设备规范计算管壳侧流体的流量和压降。检讨计算结果是否合理或相符工艺要求。假如压降不符合要求,则调整流量,然后确定管程数或挡板间距,或选择其他规格的设备,从头计算压降,直至相符要求。
计算总传热系数,计算管壳侧的对流换热系数αI和αo,确定污垢热阻RSI和RSO,然后计算总传热系数K’,大兴安岭地管壳式换热器型号,对比K的初始值和计算值,假如K"/K=1.15-1.25,那么一次设备是合适的。不然,需要设置另一个K值并重复上述计算步调。
一般来说,在选择或设计列管式换热器时,应在满意换热要求的前提下考虑其他问题。它们常常是矛盾的。例如,设计换热器的总传热系数较大时,流经换热器的流体压降(阻力)增大,动力成真相应增加;换热器的表面积增大时,总传热系数和压降可能为削减,但也受到所安装换热器允许尺寸的限制,换热器的成本也会增加。
具体信息如下:
1、卧式壳程凝聚膜的传热系数比垂直管或管外超出跨越数倍,不凝聚物不会在死角积聚,不易排出。
2、冷却水管便于清洗水垢。包管水管内的高流量,有利于降低结垢速度,提高水膜的传热系数。
3、卧式管式冷凝器使冷却水进口的低水位管道,使凝聚水在底层积聚,从而降低凝聚水的温度。在外冷凝系统中,进一步冷却冷凝水长短常主要的。如果冷凝系统温度较高,接触空气中的有机气体会有大量挥发。一般要求凝聚水入口温度在60℃以下。当然,你也可以此外加一个冷却器,但会增加成本。